【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 http://xwzx.esqaq.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感故事 > 正文

【流年】旧时光(散文)

来源: 免费小说网 时间:2019-12-23 15:57:30

一、木窗格泛着岁月的黑

午后的阳光透过一顶顶大树冠洒下一院子的斑驳。鸟鸣稀了。树上偶尔飘下一片叶子,落在地上,无声无息。土狗趴在院门口,眼睛微闭,树上倏地滴下一声鸟鸣,狗的耳朵立刻竖起,眼睛也睁开了,警觉地寻望一会,没了响动,又趴下了,微闭了眼睛。祖母盘腿坐在堂屋的大炕上捏着佛珠打盹儿。母亲靠在厢房的门槛上有一下没一下地做着针线。我不忍惊扰这份恬静,就坐在树墩上支起下巴琢磨院前储满古老传说的老槐树,数老屋土墙上大大小小的麻雀窝。

新鲜的阳光流泻在老屋剥蚀的土墙上,转眼间旧了。木窗格泛着岁月的黑。窗户纸发黄了,上面总有几个新戳的洞。屋檐下垒满了燕子窝,有的窝很旧很旧了,与屋檐一样镌刻着时光的记忆。常言道:“燕子做窝,喜事多多。”祖母常以此为荣,有人进院子,总要给人如数家珍般讲解一番,哪个是老窝,哪个是新做的窝,哪个窝里新添了小燕子,来人啧啧夸赞,祖母的脸就笑成了菊花。

院子西边的角落里有一个用木棍搭建的干柴房。母亲分给我的任务就是拾干柴。于是无论冬夏,只要出门遇见有树的地方,我就会寻寻觅觅捡干柴。那时如果在村里碰见一个穿花衣裳,抱着一捆干柴的小姑娘,不消说就是我了。每当家里生火做饭时,看着那红红的火苗在炉膛欢快地跳窜时,心里得意极了。

我安心地呆在院子里,待到太阳偏西,院子就醒过来了,动静渐渐大了起来。羊儿饿得咩咩叫,鸡栅里也闹腾起来,咯咯声不绝于耳。狗把院门撂在一边,冲着堂屋汪汪叫。母亲一会儿伙房、一会儿粮仓忙个不停,不大工夫,就把热气腾腾的鸡食端到鸡栅里,鸡们扑闪着翅膀见了救星般涌了上来;狗食端来了,土狗感激地舔舔母亲的脚,专心地吃了起来。我按母亲吩咐把一捆鲜嫩的青草放在羊圈里,羊也消停了,静静地吃着青草。

随后,院落上空炊烟袅袅,母亲又开始进伙房给我们做晚饭了。祖母则倚在门框上,手持佛珠,慈祥地看着院子里吃食的生灵,满眼都是笑意。院子里弥漫着甜甜的幸福。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一种安心。

亲人,动物,大自然,慢悠悠的时光……我在童话般美好的老院子里度过了童年,这一生,不论在哪里,都能听见故乡院子的鸡鸣狗吠,都有很初的人世温暖在心底很柔软的角落里静静地流淌。

二、躲在大树上藏猫猫

村子里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大院子。我家院子也大得很。院子里不光住着我们祖孙三代,还住着牛羊鸡鸭狗,还生长着柳树、杨树、榆树、槐树、杏树、梨树、苹果树,还有着一个小菜园。在院子里,可以躺在祖母的怀里听七仙女下凡的传说,可以依偎在母亲身边摆弄母亲的针头线脑,还可以在小菜园里扑一个下午的蝴蝶。要是有小伙伴来院子里,我们就会不约而同地玩起藏猫猫的游戏。似乎偌大的院子就是个迷宫,总有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匿藏。

我们先围成一圈,伸手用“石头、剪刀、布”裁决出小“鬼”。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大人用过的旧手帕蒙上小“鬼”的双眼,“一、二、三……十”,当小“鬼”一下一下地数到十时,解下蒙在眼睛上的手帕,我们已进入各自寻摸好的“老窝”里藏妥当。这时,小“鬼”开始找人,房顶上、豆角架下、麦秸堆里、鸡栅后、羊圈角落……小“鬼”每找到一个,就会“哇——”冲着这个藏猫猫的小伙伴大叫一声吓唬他一下。这个被找到的小伙伴就会“啊——啊——”哀叫几声,抱起头来作投降状。接着该找下一个了。要是把藏猫猫的一个不剩找出来,小“鬼”就赢了,再用“石头、剪刀、布”裁决出一个小“鬼”替换他。当然,只要有一个没找到,就算小“鬼”输了,就还得接着当小“鬼”,直到在新一轮游戏中把藏猫猫的全找出来为止。

平日里总有一两个小伙伴藏得极隐蔽,即使把小“鬼”急哭了也找不到。记得有一次,邻家的小花当小“鬼”,找寻我们六个。聪颖的小花不大一会儿就找出了五个,只剩下素日的机灵鬼东东,任小花找遍院子里的犄角旮旯也找不见。正当小花急得团团转,羊角辫一甩一甩地就要抹眼泪了,东东这才大叫一声:“哈!我在这里!”小花应声寻去,如梦初醒:“啊,上树啦!你个猴娃子,我咋没朝高处瞧哩?”只见这个机灵鬼正骑在树杈上,揪扯着树枝仰天大笑。也难怪,院子大了去了,总有些地方让人意想不到。远房亲戚进了院子,迷路也是常有的。

要是小“鬼”在约定时间里把藏在院子各处的伙伴们全都找出来,小“鬼”就赢了。这时,小“鬼”就会朝着小伙伴们挥舞着拳头锐声大叫:“找着了!全找着了!”边喊叫边得意地跳几个蹦子,就像世界*站在领奖台上答谢观众那样。这样的时候,院子里就仿佛过节一样的欢乐。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说着笑着,比较着这一场里谁藏得很“浅”,一眼就被发现;谁藏得很“深”,差点急哭了小“鬼”。童稚的笑声,逗得院落上空的太阳公公都笑开了颜。

儿时,更多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在院子里藏猫猫,在蕴含着寻找与被寻找、关注与被关注、期待与被期待的趣味悠长的游戏中,欢笑着、嬉闹着,把深深浅浅的小小足迹遍布在故乡老院子的每一处角落里。

多年以后,辗转在异乡的日子里,我一次次梦回故里,和儿时的小伙伴在老院子里藏猫猫——我们屏住呼吸躲在那里,被小“鬼”急切地找寻着,心里美滋滋地偷着乐。在找寻与被找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那么的重要……在这样的一刻,所有的世道艰辛,一切的忧伤和疑虑都抛却在脑后了,心里盈满生命初始的淳美。

三、那时的供销社

秋收了,米粜了,庄稼人把一沓攥湿的票子小心翼翼地用手绢包了,压在箱底,在心里头打起了小九九。

流了一个夏天的汗换来的这薄薄的一沓钞票,一定要花在刀刃上。

其实,早在望见那一束束稻穗谦虚地低下了头的时候,各家人心里就有了打算:换掉那口补了几个疤子的铁锅;冬天不好打发,那些烟筒快让锈吃完了,该买几节白铁皮的了;不能总在精席子上溜着,买条花床单把前年就擀好的毡拿出来铺上;老人身上没有了火力,买几斤棉花把已穿了两冬的老棉袄给拆了蓄上……

那时候村里人的生活愿望和奋斗目标几乎都陈列在供销社里。

我们村的供销社位于六个生产队的中心位置,与每队打谷场的距离大致相等。这大概是当时建造供销社时特意测量好的,讲究个公道合理。

我家属于八队,但处于七队与八队的交接处,离供销社只有两百米之遥。站在院门口抬高头便能瞅着供销社的房顶。那是一个很大的方形水泥板房顶,房檐奢侈地宽出青砖墙足有一尺多。住在供销社附近使我们比别人多了几分优越感。

我那时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供销社附近度过的,准确地说是在供销社门前度过的。让一个人成长起来的是岁月,而留在记忆中的岁月大多都与具体的地方连在一起。

离我家不远的两房子高三房子宽的供销社在村里人眼里是宏伟的,是村里标志性的建筑。它高高地矗立在一人多高的地基台子上,面南的两个大玻璃窗户用钢筋拔了,两扇油了黄漆的大门又高又宽。我的活动范围随着这两扇门的开与关及时变化着。

我时时惦记着供销社里的热闹,还有那些零食,瓜子、糖果、点心……我的魂都留在那儿了。吃惯的嘴,跑惯的腿。每天吃过晌午饭,我便不假思索直奔供销社去,和几个小伙伴不约而同地碰到一起。这时候,供销社的两扇大门早已敞开,门口的地面上叠了许多泥脚印,像摞在一起的旧照片。

做饭离不了放盐,买盐离不了供销社。村里人和供销社的关系就好比饭和盐的关系,是离不了的。因此,供销社一开门,就会有络绎不绝的人来光顾。

我很初的见识就是从供销社进进出出的人身上获得的。通常我们都会围绕着供销社敞开的两扇门窜进窜出,我们的眼前尽是进进出出的人。从他们在供销社停留的时间长短上,我能分辨出哪些人正忙着,哪些人没事干;从他们指着货物对售货员说话的神态上,我能判断出哪个人胆子大,哪个人胆子小;从他们看我们这些孩子的表情上,我能感觉出谁是和气人,谁是生瓜蛋。

在供销社里,我记住了很多人。我记得很牢很想见的不是住在九队的那个蹬着高跟鞋的漂亮女老师,因为她的出现让我感到羞怯。我总觉她的衣服和裤子都做小了,要不她高高的胸脯和细细的腰怎么会那么显眼。可我又觉得那样确实有种说不出的好看。女老师是村里仅有的一个骑“凤凰”牌女式斜梁锰钢自行车的女子。每当她勾着纤细的腰身,翘着紧紧裹在涤纶筒裤里的臀,优雅地蹬着锃亮的斜梁锰钢“凤凰”来供销社买东西,我都屏了声气躲在一旁歆羡地目送她来去的身影,然后随着她的离去,怅然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梦想着丑小鸭似的自己将来能长成她的样子,并且也骑上一辆“凤凰”牌女式斜梁锰钢自行车。

我很想见到的人是站在柜台里边的售货员。他长得有点像《新星》里的那个周里京,俊朗的脸庞是那样的亲切,明亮的双眼似笑非笑,像是看着所有的顾客,又像是谁都没看。柜台后面靠墙是一溜儿油了蓝漆的高高的货架,货架上排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有吃的、有用的,都是村里大人和我们这些小孩子渴望得到的。俊朗的售货员站在货物跟前,让人感觉他对那些令我们思慕的货物唾手可得。真让人羡慕!

他的身影在柜台里边细窄的过道里轻轻地移动着,时而两手交叉抱在胸前,时而一只手搭在货架上,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很悠然的样子。有要买东西的顾客,他便一边指着货物,一边和气地询问是不是这个?我人在离柜台较远的门口活动着,眼睛却不离他的左右。那确实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我觉得售货员像一个大哥哥。

为了解馋,更为了能与售货员搭上话,我拾麦穗、摘枸杞、搓麻绳……想方设法攒上些钱,藏在祖母为我缝制的绒布钱包里,时常小心翼翼地打开钱包拿出一毛两毛,跑到供销社,够着柜台递给售货员,羞怯地说:“大哥,给我秤一两瓜子。”“大哥,给我买两个糖。”“嗯,好。”售货员应着我的话,温和、耐心地取了吃食递到我手上。每当这时,我心里总是暖暖的,满足而得意。不过这种良好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异常强烈。尤其是当爱美的天性被一片黑色压抑太久后,那种绚丽的美其实可以将人的内心点燃。那年冬天,村里兴起了一种叫“涤卡”的面料。先是一个男人在城里工作的大婶穿出来的。这位大婶时常两手插在她那带毛领的湖蓝色“涤卡”棉衣兜里,新烫的卷发上抹着发亮的头油,俏式地四处串门子,招得人眼热。

过了一阵子,供销社进来了“涤卡”。村里人知道可靠消息后奔走相告,一下子就传遍了。母亲从粜了米就念叨着要给我做件新衣裳,说她那时节没穿上的,如今光阴好了,一定要看着我穿上。她听说后没等煮后晌饭就跑到供销社去看,恰巧碰上盘点关门,没扯上。第二天凌晨鸡一叫,母亲就匆匆起来出门了。

等穿好衣裳撵出去后,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像长龙一样的队伍快从供销社门前排到了我家门前,比化肥站买化肥的人排的队还长,真像母亲说的,你起五更,人家还有睡半夜的。我找了半天才在长队的后半截找到了母亲。她正缩着脖子,筒着双手,不住地跺脚,冻得眼泪花子都快掉了下来。

我拽着母亲衣襟也跟着排队。不知谁先在前面点了一堆火,火苗旺旺地跳。后面的人猛然间受了启发,都到附近找柴禾。很快,火堆也排成了长队,活跃地燃烧着,烘除着冬日的严寒。人们蹲在火堆边搓着手取暖,眼睛朝供销社大门口着看,像企盼曙光一样企盼着供销社快点开门,好早些扯到料子。

终于等到供销社开门,长队一点一点地挪进了供销社。随着一声声“哧哧”的扯布声,排在前面的人一个个兴奋地抱着扯到的料子从队列里走出来。眼看就排到柜台前了,那个一向很和气的售货员忽然冷冰冰地撂下一句“没货了”,摆了摆手说“回去吧”,就从货架一头的小门进去了,任我们怎么喊他也不出来。

母亲一泄气就支持不住了,蹲倒在地上只顾叹气。等到实在没了指望,我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供销社。然而过了几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排在母亲后面的,甚至没有排过队的人,尽都穿上了“涤卡”衣裳。母亲出去一打听,原来跟买化肥一样,走了后门。那些人不是村长队长家的,就是售货员家的什么亲戚。母亲当时的愤怒可想而知。整整一冬,她不愿出门,成天守在屋里,把我们四个盯紧在写字台旁,呵斥我们用功念书,将来一定要当个吃公家饭的售货员。

发生了这件事后,我仿佛一下子长大许多,我不大愿意再去供销社门前耍了。因为一看见那个像周里京的售货员,心里便会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过。虽然他的脸庞还是那么俊朗,声音还是那么和气,可我不再有亲切的感觉。我感到他像往日一样和善的表面下还隐藏着些什么。他甚至使我不再简单地以小人书上的概念来区分好人和坏人。在我眼里,人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怪怪的。虽然那时我尚不懂得什么是腐败。从这件事后,我暗暗立志,好好念书,将来做个公家的售货员,让母亲不再受窝囊气。

母亲以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没隔多少年,事情变化得竟会那么快,远远超过了观念转变的速度。在母亲正翻箱倒柜为找不着她给我们剪的鞋样子而焦急万分的时候,供销社新打的货架上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连刚学会走路的碎娃娃穿的都有了。更让母亲啧啧感叹的是,这卖的鞋子穿在我们脚上竟比她验着我们的脚做出来的还要合适。以至于让她后悔花费时间纳了那么多鞋底。有钱还不置半年闲呢。

商品多了,供销社领先的尊贵地位也随之瓦解了。几乎是一夜之间,每个生产队都开了小卖部。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摆得满腾腾的,而且没有时间限制,随到随买。有时候家里来人东拉西扯坐到半夜,想喝两盅,去敲小卖部的门,主人会及时打开门,把酒客气地递到手上。这么便利,谁还会舍近求远往供销社跑呢?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还没等我实现做售货员的宏愿,事情竟倒了个过儿,顾客成了售货员的上帝,售货员面对顾客时露出了比当年的顾客更为谦恭的微笑。为了把商品卖给顾客,他们走后门,托关系,比当年村里人扯布料子时更费劲。

去年五月参加完表弟的婚礼,折回村里的老房子时,我看见供销社依旧敞开着门,门前冷冷清清的。它夹在两排高高的砖瓦房中间,像是矮了半截,已经同撂荒了的公社一样陈旧。供销社的斜对面新建了一排白墙青瓦的门面房,开着小商店、小面馆、摩托车修理部、压面机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几个半大的小孩在门前嬉逗追逐着。

供销社,几乎已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它像一本发黄的日记本,收藏着我成长的痕迹。

贵阳治癫痫病哪个医院好?合肥的癫痫病医院哪家治疗效果比较好?小儿癫痫患者常年吃托吡酯会不会影响智力成年癫痫患者发作时的表现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