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 http://xwzx.esqaq.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情美文 > 正文

【心灵】霍邱访友

来源: 免费小说网 时间:2019-11-04 17:11:36
无破坏:无 阅读:2264发表时间:2013-12-22 13:39:51 摘要:安徽霍邱与河南固始毗邻,那边有我的集报朋友,当慕名访问时,又被霍邱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了。 (一)   2010年7月14日上午七时,我与周殿传一行骑摩托车从住地出发,到安徽省霍邱县造访慕名已久的“集报友”——闫兵、穆志云。   今天天气真好!风和日丽,全然没觉得夏天的炎热——也许是访友心切,一路上心情舒畅,倍觉风光旖旎,鸟语花香。   途经河南省固始县的丰港、徐集、蒋集、陈集,安徽省霍邱县的马店、石岗、邵岗,历时3个小时来到心中向往多日的目的地——霍邱。几番打听、寻找,终于在西湖北路见到了南京看癫痫的医院哪里靠谱?要拜访的“集报友”闫兵。   闫兵,虽然四十岁上下的年纪,显得十分年轻。温文尔雅、态度和蔼,是个“牙科医生”。“集报”是他的爱好,也是他为之倾其所有,至今依然清贫的“精神财富”。   见到我们,听说是从一百七十里外,骑摩托车一路风尘而来、慕名造访的“集报友”,他喜出望外。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集报”的力量如此之大;更不会想到共同的爱好会连接着素昧平生的你我他。热情地让座、递烟、倒茶,打开电扇为我们祛暑降温。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趣,便有了共同的语言。双方都没有拘束感,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集报”经历,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集报”中酸甜苦辣。   闫兵自1991年开始“集报”,20年的“集报”生涯,历经坎坷与磨难。他广交“集报友”,互赠有无;给报社写信索购;到市场上购买;时刻留心收集……为“集报”,他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乘公共汽车、租车南下北上;为“集湖北癫痫病重点医院是哪家报”,他多少次耽误生意;为“集报”,左邻右舍不理解;为“集报”,遭妻子、孩子抱怨;为“集报”,他节衣缩食;为“集报”,至今还住着漏雨的房子;为“集报”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连生活中少不了的冰箱也没有。   中午,闫兵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席间聊得很多的话题依然是“集报”。闫兵说:“一个人总会有所追求,好山的好山,好水的好水,我父亲喜欢看书、看报,收藏书报,也许受他老人家影响,我从小爱剪报。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图片就剪下来,后来发现喜欢的东西很多:一版上有,二版上有,三四版上也有。剪,无济于事,于是就整张收集。长此以往就喜欢上了‘集报’。收集的报纸多了,就张罗着做书柜,分门别类存放。报纸越集越多,书柜越做越多,家里摆不下,租房摆放。现在是住室摆满了,租的房子摆满了,厨房里摆满了,连租来供营业的门面里也摆满了报纸。大约四万多种,具体份数我也数不清。报纸越积越多,我也越来越穷,穷得除了报纸还是报纸!”说完莞尔一笑,笑里充满着自豪感、成就感!   饭后,闫兵带我们参观了他所有存放报纸的房间。每走进一个房间,都让我们惊叹不已,除了供人侧身进出的空间外,其余全被报纸占据着。贴墙错落有致的书柜、书架里分门别类摆满了报纸;柜头上堆的报纸与天花齐平;中间地板上堆得比人还高:有木箱装的、纸箱装的、牛皮纸包装的、防潮纸包装的、装订成册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俨然一个个报纸博物馆!   欣赏着不同版式、不同风格、不同文字、不同纸张、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报纸,上午的一路风尘、劳累、疲惫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惊奇和咂舌;有的只是羡慕和崇敬;有的只是感慨和自豪;有的只是感动和感谢。   物质贫穷,精神富有的“集报友”闫兵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认识:人不能只为金钱而活着,要活得有理想、有追求、有良好的爱好、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   流火的六月天、曲折泥泞的石子路、颠簸、流汗、饥渴、沿街苦寻又算得了什么?能结交闫兵、穆志云这样的“集报友”,值了!      (二)   上午的疲惫荡然无存;中午闫兵的盛情招待心存感激;席间的交流受益匪浅;饭后的参观开阔了眼界;心里充满着欢喜与感动。   参观完毕,闫兵带我们去见同城另一位“集报友”——穆志云。两辆摩托车走大街,穿小巷,七拐八抹,在“建材公司”的家属院里找到了他。他上午就得知有两个外省的、素不相识的“集报友”慕名来访,早做好了接待准备。抹干净了桌凳,准备好了茶水,收拾好了要赠的报纸。当我们踏进屋门的时候,一股浓浓的油墨香扑鼻而来,是那样诱人、那样亲切、那样熟悉。主客落座后就直奔“集报”的话题——“集报”路上的风风雨雨;“集报”中逸闻趣事;“集报”带来的欢乐与忧伤;因“集报”衍生的大小故事……   穆志云,回族,50多岁,憨厚淳朴,颇具亲和力。系县“建材公司”职员。由于单位前景不乐观,每月只能发300元左右的生活保障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集报”热情。几十年如一日的业余爱好使他家成了报纸“博览馆”。他收集各类报纸的“试刊号”、“创刊号”、“停刊号”、“复刊号”、“更名刊号”;“*报纸”;“晚报”;“民族报”等,种类之全,数目之多,让同行们叹为观止。   穆志云同诸多“集报友”一样,历经坎坷:去过许多省,到过很多县,拜访过很多报社。有时千里迢迢去一个地方,只收获一两份报纸;有时专程到某个报社去,却空手而回;有时诚心去拜访一个“集报友”,却被拒之门外;也有时认为是无谓之行,却收获颇丰;有时不抱希望而去,结果是满载而归。为了“集报”,步行过、骑过自行车、搭过货车、租过车;为了“集报”,住过“干店”(只供应被褥,其他什么也不供应的廉价旅店)、自带干粮,风餐露宿过;为了“集报”,自己舍不得吃喝,却请过客、送过礼;为了“集报”,受过别人的眉眼高低……一言难尽的“集报”!   惺惺相惜,谈到高兴时,个个眉飞色舞;谈到伤心处,心情黯然、泪眼婆娑。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故事,铸就一个共同的目标——“集报”。看着堆积如山的各类报纸,一切苦难都灰飞烟灭,洋溢在脸上的是幸福的笑容;是收获后的满足感;是“集报友”相聚时的谈资;是物资贫乏,精神富有的许许多多耐人咀嚼的故事。   已是下午5点了,大家谈兴正浓,我怕返程天黑道路难走,婉转道别,闫兵提议:有缘相会,我们照张合影以示留念。问我该题什么字好?我想:固始、霍邱同称“蓼城”,说明两县有一定的渊源(经查证,西周时期,固始、霍邱都是蓼国的领地。一般称霍邱为蓼东,固始为蓼西),就题上“相聚东蓼”吧!大家一致赞同。摄影师“喀嚓”一声,为我们留下永恒的友谊!   几个小时的相聚转瞬即逝,几个小时的交谈意犹未尽。握手再握手,感谢再感谢,伊春癫痫病医院公立挽留再挽留——东蓼相聚话斜阳,情真意切不忍别!5时一刻,我们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蓼东”——霍邱,离开了“集报友”——闫兵、穆志云。带着两位“报友”赠给的90种、一百余份珍贵的报纸踏上归程。心情异样的激动,歌声不自觉地从口中飞出:有一本书它叫做天方夜谭,很奇妙又好看。叙述的是阿拉伯的故事,到处都在流传。有阿拉丁神灯,还有辛巴达航海。这里有个神奇的故事,一个人(一个人)的命运会改变。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   太阳似乎在位我们祝贺,慢慢西坠,笑盈盈地,迟迟不肯落山!      霍邱印象之一、城西湖   霍邱是安徽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西与河南省固始县接壤、北与阜阳隔淮相望、东与六安、寿县毗邻、南与金寨相连。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低岗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地湖泊河流,东西被两个湖泊紧紧相拥,东边的叫“城东湖”,西边的叫“城西湖”。7月14日,我等到霍邱访友途径“城西湖”,美丽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浏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但觉得不如霍邱“城西湖”壮观:水天相接的湖面时而被微风吹皱,细浪相拥,波光粼粼,骄阳下闪动着璀璨的珠光,仿佛一湖珍珠在熠熠生辉。时而有大风吹过,湖面迅速波动,一浪紧随一浪,打着“哗、哗”的节拍,争先恐后地向岸上奔跑。时而有狂风袭来,湖面瞬间沸腾了,波浪翻滚,溅起浪花,波涛震耳发聩。虽比不上钱塘大潮,绝不亚于“无风三尺浪”的海面。无风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水气蒸腾,薄雾时起,湖面上星罗棋布的渔船在徐徐挪动,渔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是在播种,是在养护,是在收获。   湖边,红菱牵着荷花,蒲草伴着芦苇。看到眼前碧绿千顷,苍翠欲流的菱叶,不觉想起庸?浩然的“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菱角开花很特别,白天闭合,夜间开放,直到果实孕育。因此古人写诗志之:“路人菱湖探菱花,夜开昼合故性寒。”湖中的菱角有两种:一种是家菱,一种是野菱。野菱株小叶小,果实也小,像小家碧玉,叶面呈淡绿色;家菱棵大叶阔,果实较大,似大家闺秀,体态大方,举止优雅,叶面是墨绿的。   荷叶、莲花不甘落后,可着劲上长,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在这里十堰治癫痫的医院很恰如其分了!荷叶挨挨挤挤,红荷花,白荷花,错落有致。“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有的“芙蓉向脸两边开”;有的花叶褪尽,孕育成果实,小小的莲房藏着襁褓中的婴儿;有的果实已成熟,饱胀的莲房像一个个身怀六甲的孕妇,羞涩地低垂着头。我没去过“荷花淀”,不知那是怎样的风景,但“城西湖”的荷花已够令人叫绝的了!   七月莲蓬八月藕,三秋菱角满街走。满眼的菱叶、荷花让我想起古诗“绕城菱莲一千顷,三秋菱歌满街头”。   翠玉般的芦苇一片接着一片,形成茂密阴森的“芦苇荡”。一阵阵清风吹来,芦苇摇曳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苇叶伴着清风轻轻地跳着舞蹈,“飒飒”有声。时有翠鸟飞来,嘴里叼着垂死挣扎的小鱼,落在苇杆上小憩,苇杆一起一伏扭动着身躯,翠鸟也随着节奏摇摆。“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耳熟能详的《沙家浜》唱词又回荡在耳边。抗日战争时期,江苏常熟阳澄湖畔,新四军在芦苇荡绿色帐幔的掩映下与敌作战,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诗篇。如今“城西湖”的芦苇荡成了一处处风景,是水鸟天然的家园,数以万计的红、黄、白、黑……习惯于水上生活的鸟儿飞进飞出,它们群居在其间,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尽享天伦之乐。   翠绿色蒲草十分茂盛,棕黄色的蒲棒夹杂其间,像蒲草绽开的花朵,幽幽的香气随风四散,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望着风景如画的“城西湖”,欣赏着眼前醉人的美景,物我两忘,仿佛置身于仙境,久久没有醒过神来!      霍邱印象之二、西湖路   安徽霍邱县城傍水而建,东边是碧波荡漾的“城东湖”,西边是一碧万顷的“城西湖”,西边临湖的街道就叫“西湖路”。   全国叫“西湖路”的不知有多少,繁华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广州的“西湖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此地也有一湖泊名为西湖,湖上有洲,南汉时刘龚集方士在此炼丹,名药洲。因此闻名遐迩。杭州的“西湖路”,与“苏堤”、“白堤”、“西湖十景”、“白蛇许仙的传说”一样有名。然而,霍邱的“西湖路”却有着它独特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民俗风情。   不宽的街道干净整洁,酒肆茶楼,商场货栈,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品种齐全,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灯箱招牌,霓虹闪烁,各具风采;门脸装饰,千姿百态,领异标新;街市上,买卖兴隆;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摩托的、步行的、开轿车的;叫卖的、购物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街道上回汉杂居,互相尊重民族习惯,和睦相处。   历史遗留的淳朴古风使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等一行是贸然访友,并不知道好友的确切住处,只好一路打听。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男女青年,无论忙碌还是闲着,一律笑脸相迎,客气应答,让我等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先问到的是一位外地来的游客,生硬的普通话里透着歉意;接着问的是一位开商店的年轻人,见我们问路,连忙站起,迅速在脑海里搜寻,也许是城市太大,也许是“西湖路”居民太多,“年轻人”挠着头皮想了半天,也没能从记忆中搜索出我们要找的人来,“年轻人”不无遗憾地笑了笑。我们无比感激地离开小店,继续一路问下去。问过店铺老板,问过移动公司经理,问过施工队工人,问过执勤民警,问过药店的营业员,问过报摊业主……无论是警察、军人,还是居民、路人,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甜的笑容,让我们如沐春风。   热情地商店老板仔细从记忆中搜索;和蔼地移动公司经理通过手机号上网查找(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电话联系,由于大意,殿传把其中的两个数字弄反了,打电话对方一直关机。见面核对时让我们哭笑不得);憨厚地施工队工人声声“对不起”;满脸真诚地执勤民警的无能为力;笑容可掬地药店营业员的真诚而又无奈;鹤发童颜地报摊业主的热心指引,都让我们心生敬佩。我到过不少大小城市,向数以万计的人问过路,他们或摇摇头,或一言不发,或抛出硬梆梆的三个字“不知道”。一次次地碰壁,一次次地遭冷淡,使我产生了问路的恐惧感,后来每到一个城市必先买幅城市交通图。但这次“西湖路”上受到的礼遇使我的问路恐惧感荡然无存,找到了家的感觉,至今心里依旧暖暖地。   “西湖路”景美、人好,文化底蕴深厚。“集报友”闫兵、穆志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集报就是很好的佐证。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装扮、精神追求上无不散发着浓郁地书香气息。与他们短暂的接触、简单的交谈,却受益匪浅。访友归来,一直沉浸在春天般地温暖中,深深地感受到“西湖路”是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之路;民俗风情独特之路;具有传统的文明礼仪之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健康发展之路;民族间和睦相处之路。   去过广州的“西湖路”,到过杭州“西湖路”,听说过湖南长沙、邵阳“西湖路”;江苏无锡、常州“西湖路”;贵州贵阳“西湖路”……但留在记忆深处的还是霍邱“西湖路”。路以景美,路因人美。路美、景美、人更美。   共 5346 字 2 页 首页12下一页尾页 转到页 订阅(654)收藏(654)-->评论(6)发表评论

热门栏目